医保结算效率事关医药机构资金周转和群众就医体验。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紧扣国家和省医保改革方向,立足本地实际大胆创新,全力推进医保“即时结算”改革,在提升医保服务效能、优化医疗保障营商环境上取得显著成效。
一、加快系统调试测试,打响省内即时结算“第一枪”。一是锚定方向选准突破口。唐山市医疗保障局严格对标国家及省级医保改革要求,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局主要领导亲自调度,通过多次召开研讨会、专家论证会,结合唐山本地实际,确定以职工医保为切入口,探索出即时结算改革新路径。同时组织相关科室开展政策研读培训,深入理解改革核心要点,确保改革方向不偏。二是构建全流程拨付体系。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,创新搭建“系统自动对账审核、按比例日拨付、月小清算、年终大清算”的全流程资金管理机制,科学设定60%日拨付比例,通过动态风险评估模型保障基金安全。三是率先实现日结费用拨付。经过两个月的系统调试与压力测试,3月17日,唐山市顺利完成河北省内首笔“即时结算”日结费用拨付,标志省内医保结算迈入“即时”时代,受到了国家、省医保部门高度肯定。
二、多点发力协同推进,实现医药机构服务“全覆盖”。一是分层试点优化流程。前期深入调研全市300余家医药机构需求,选取涵盖三级、二级、一级综合医院、专科医院及连锁药店等不同类型的11家机构作为试点。建立“一对一”帮扶机制,组织专业团队驻点指导,同步收集试点反馈,优化结算流程。二是多部门协同配合。建立医保、财政、银行跨部门协作专班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打通资金拨付堵点;不断改造升级医保信息系统,实现数据实时传输、秒级审核。同时,面向全市医药机构开展系统操作线上培训,累计培训人员超3000人次,确保医药机构熟练操作系统。三是全域覆盖领跑全省。截至5月20日,全市1178家试点医疗机构、3554家药店全面实现“即时结算”,覆盖率达95.7%,位居全省首位,切实将改革蓝图转化为惠民利企的生动实践。
三、多元赋能提速增效,助力医药行业发展“减负担”。一是结算周期从“月”至“日”。推行“T+1”日拨付机制,参保人当日产生的出院、门诊及购药费用,次日医保系统即自动完成对账、审核,并按60%比例拨付至医药机构,实现医保回款“日日到账”,目前,平均日拨付资金1600余万元,累计拨付日结资金4.43亿元,为定点医药机构注入了持续的资金活水。二是缩减月结资金拨付时限。将月结拨付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,积极与财政部门及定点医药机构沟通协作,密切联动配合,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时效性,有效减轻医药机构垫支压力。三是双策叠加推动高质量发展。“日付”机制实现医保基金“日日到账”,预付一个月周转金实现“月月纾困”,双重政策叠加支持极大地缩短医药机构回款周期,真正实现了让医疗机构轻装上阵,增强了医药机构参与医保服务的积极性,更为医疗保障服务向更高效、更便民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为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。